作者:洋流
本文為《世界華人周刊》雜志社(微信公號世界華人周刊wcweekly、世界華人網(wǎng)worldchineseweekly)獨家稿件,轉載附上文末二維碼視為授權
高粱,是我國北方常見的種植物,谷粒可供食用、釀酒或制糖。
剩下的高粱桿一般會用作柴火、飼料,或直接扔掉。
河北省永清縣的一位農民——
他從沒去過北京,14歲時對照年畫,就能用高粱稈把天安門復制得惟妙惟肖,后被當作國禮送給日本。
他連小學都沒讀、大字不識幾個,卻自學高粱雜交技術,培育出“鐵桿高粱”。
他沒學過建筑,更不懂幾何學、物理學、力學,制作的故宮角樓卻比現(xiàn)實的建筑更合乎古建筑的法式,被譽為“東方構成學的典范”。
他將兒時的愛好,執(zhí)著地發(fā)展成一門“中國一絕,世界無二”的民間藝術,入選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他在經(jīng)歷了尿毒癥、換腎手術、車禍等一系列病痛的折磨后,仍不忘初心,堅持最初的夢想。
他叫徐艷豐。
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“永清秸稈扎刻”的開創(chuàng)者。
11歲,小小蟈蟈籠里的大夢想
徐艷豐是廊坊市永清縣人。
永清縣位于華北平原腹地,地勢低洼,盛產高粱。
11歲那年,徐艷豐和小伙伴一塊去山上打竹材。
路過一個院子,看見門口的的老大爺,在犄角上掛了一個手編的蟈蟈籠子。
啯、啯啯……這個精巧的籠子一下子吸引了徐艷豐的目光。
看到徐艷豐喜歡,老大爺就將蟈蟈籠和蟈蟈一同送給了他。
回家后,徐艷豐愛不釋手,整天盯著蟈蟈籠看。
徐艷豐作品
不是在斗蟈蟈玩,而是在想,自己能不能用院落里堆放的高粱桿也做一個?
小孩子也許并不了解夢想的深刻含義,卻知道,想做就去做。
徐艷豐抱來一堆高粱桿,對比著面前的蟈蟈籠,剪桿、挖槽、組合……
很快,就做好了。
可是,拿在手里一晃蕩,就松散了。
再來!徐艷豐又仔細研究了籠子的結構,很快又做出了一個。
成功了。
徐艷豐在制作扎刻
后來,徐艷豐就把自己做好的蟈蟈籠送給了那個老大爺。
徐艷豐不滿足于1:1的簡單復制,還對原來的蟈蟈籠進行了改良。
增加房間的個數(shù),將兩個籠子做在一起。
最多的時候,徐艷豐把籠子搭建得像城市里的樓房一樣,共有15個房間,每只蟈蟈單獨一間,非常別致。
12歲的時候,徐艷豐又自己研究刻花燈。
徐艷豐13歲時制作的花燈
后來,他又挑戰(zhàn)難度,制作了一個大花燈,四角上還挑著一個小燈籠,小燈籠還都可以旋轉。
徐艷豐自己起了個名字叫:走馬燈。
耗時3年7個月,“再現(xiàn)”天安門國禮,送給日本友人
14歲的時候,徐艷豐在電影里看到了北京天安門,頓時被宏偉、壯美的天安門所吸引。
當時,他就突發(fā)奇想,想用高粱桿制作一個天安門。
可是,除了在電影里見過天安門,身邊沒有圖像供參考。
后來,姥姥家的一幅年畫讓他如獲至寶。年畫上,正是天安門的一個正像。
徐艷豐就問姥姥要來這幅年畫,說自己想把天安門刻出來。
大人們聽了,只是笑了一笑,沒有當回事兒。
選取高粱桿
選用9毫米的高粱桿,丈量尺寸,設計大窗戶框,排窗……
創(chuàng)作期間,徐艷豐常常不吃不喝,村里人笑話他,父母也認為他不務正業(yè)。
他們都低估了小孩子的大夢想。
耗時3年7個月,累計用了70多萬節(jié)高粱桿,一個底座寬1米、長2米,高2尺7,城墻、城樓、配樓、金水橋、華表樣樣俱全,每個門窗都能開合自如的天安門模型制作出來了。
作品《天安門》
繁復精美、栩栩如生,觀者無不交口稱贊。
但由于當時的社會環(huán)境,這個精美的作品一直無法被正式認可,甚至一度成為了鳥窩。
1982年,河北省與日本長野縣進行文化交流,廣泛在民間收集文化藝術作品,準備以國禮形式送到日本。
徐艷豐作品
工藝精湛到每扇門窗都可以開合
徐艷豐的天安門模型,因雄偉高大及政治寓意脫穎而出,被選作國禮送給日本友人。一經(jīng)展出,巧奪天工的做工在國內外藝術界引起轟動。
河北省政府外事辦還獎勵了徐艷豐400塊錢,在當時,抵得上一年多的工資。
徐艷豐非常高興,不僅是因為得到了物質獎勵,更重要的是,他的作品終于獲得了認可。
這個東西我不賣,我要獻給國家
此后,徐艷豐還被邀請到日本進行文化交流。
回國之后,徐艷豐對高粱秸稈扎刻的熱情被徹底點燃。
緊接著,他一鼓作氣,用了15個月的時間扎制了新的作品《佛香閣》。
頤和園佛香閣
做成后,他腦中突然閃現(xiàn)出一個念頭,把作品獻給國家。
到了北京,幾經(jīng)輾轉,在一位教師的幫助下,將作品送到了中國美術館。
在中國美術館門前,《佛香閣》剛拿出來,就被圍得人山人海。
徐艷豐作品
一個老太太當場表示想高價購買,徐艷豐搖了搖頭,說:“我不賣,我是獻給國家的。”
由于當天美術館館長和專家們都出國了,但工作人員認為這件作品非常精美,就建議先將作品留下。
徐艷豐作品
徐艷豐作品細節(jié)
回家等消息的徐艷豐心里非常忐忑,回想起家人的不理解,街坊鄰居的冷嘲熱諷,感覺壓力很大,每天吃不下飯睡不著覺,精神狀態(tài)非常差。
一個月后,徐艷豐才通過《中國青年報》知道了自己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收藏了。
原來,《中國青年報》將他在北京的經(jīng)歷寫成了報道,以《這個東西我不賣》為題登在了頭版。
一時間,徐艷豐成了村里的名人。
極力反對他從事秸稈扎刻藝術的父母也不再勸阻他,妻子也成為他追求藝術的堅強后盾。
誤差不超過0.3毫米,能存放500年
徐艷豐的作品以大型古建筑模型為主。每件作品幾乎都要使用十幾萬節(jié)高粱稈,花費兩三年才能完成。
而要把這十幾萬節(jié)高粱稈扎制成建筑模型絕非易事。
所有扎刻作品的骨架都是由六根高粱稈鎖扣而成,將鎖好的稈從下往上、從里往外,一層層做起來,就像蓋房子。
這其中,涉及幾何學、物理學、力學、建筑學等理論知識。
簡單的工具
徐艷豐出身木工世家,祖上十三代都是木匠,對木建筑的結構及制造非常熟悉,這為他制作高粱扎刻打下了非常好基礎。
徐艷豐的作品通體上下所有接口不用釘子、膠水、鐵絲或線繩之類的輔助固定,均采用傳統(tǒng)木工卯榫結構咬合在一起實現(xiàn)固定,結構既穩(wěn)又緊,且門窗都能開合。
每根稈的直徑都用游標卡尺進行校對,誤差不能超過0.3毫米。
《故宮角樓》
他制作的《故宮角樓》已被中國美術館收藏,經(jīng)專家鑒定至少可以保存500年。
自學高粱雜交技術,培育出“鐵桿高粱”
徐艷豐的作品能夠保存500年,還與他親自種植的高粱有關。
高粱秸稈扎刻所需的秸稈不僅量大,而且要筆直飽滿、顏色均勻,且有足夠韌度,徐艷豐為此把自家僅有的幾畝承包地都種了高粱。
為得到粗細不同的高粱秸稈,徐艷豐與妻子在拔苗時會特別細心地掌握好株距。
徐艷豐與妻子挑選高粱桿
徐艷豐還發(fā)現(xiàn),村里原先種植的高粱桿較脆,桿子中間有個小空心,稍一用力就斷了。
為了使高粱稈更堅硬,顏色更均勻,沒上過學、不識字的徐艷豐自己摸索出了一套高粱雜交方法——用東北和華北的高粱雜交授粉。
扎刻用的高粱桿
經(jīng)過兩年的反復試驗,徐艷豐種出來的高粱桿不僅更結實,而且更具韌性。
徐艷豐給自己培育出的新品種起了個名字叫“鐵稈高粱”。
中國民間藝術,走向世界舞臺
徐艷豐是高粱秸稈扎刻的開創(chuàng)者,從事該行業(yè)至今已有50年,創(chuàng)作了近80余件作品。
隨著秸稈扎刻藝術得到專家學者的認可,徐艷豐的作品陸續(xù)被海內外人士收藏。
秸稈扎刻這門民間藝術,也逐漸走向世界。
除《天安門》作品被選作國禮送給日本友人,《黃鶴樓》也曾赴加拿大參展并獲獎。
作品《黃鶴樓》
高粱扎刻因精美絕倫的工藝水平,較高的科學研究價值,被國內外專家譽為“東方構成學的典范”,“堪稱中國一絕,世界無二”。
2007年,“永清扎刻”被列入了“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”。
徐艷豐本人也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“民間藝術家”的稱號,并多次攜作品赴國外展出并獲獎。
傳承下去,不能留有遺憾
在徐艷豐家里的客廳,有一件用塑料布精心包裹著的作品,叫做《天安門全景》,這是令徐艷豐遺憾終身的作品。
未完成的作品《天安門全景》
2001年,北京申奧成功后,為獻上自己對國家最深的祝福,徐艷豐決定扎制“天安門全景”。
在趕制過程中,他被病魔擊倒,經(jīng)醫(yī)生檢查,他得了尿毒癥晚期。這位身為農民的扎刻大師,根本無法承擔起昂貴的醫(yī)藥費用,幾近放棄治療。
幸而在政府和各級文化部門多方努力下,他成功地完成了換腎手術。
隨后,又遭遇車禍。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,第二次換腎,把生命延續(xù)至今。
在此之后,他不得不放下藝術制作。但徐艷豐心中仍然放不下這門手藝,身體狀態(tài)較好的時候,就會到各大高校的建筑系做講座。
徐艷豐在高校做講座
徐艷豐至今還有兩件心事沒有完成:
一是建一所博物館,將自己的作品向社會免費展示;
二是有更多的人學習秸稈扎刻藝術,讓這一技藝傳承下去。
由于秸稈扎刻學習周期長,難度大,完成一件作品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,幾乎沒有人愿意學習這門技藝。
為了傳承這項近乎失傳的技藝,徐艷豐的兒女接過了艱巨的使命,他的兒子徐健也在當年高考后放棄了已錄取的醫(yī)學院,從19歲就開始跟隨父親學習技藝。
現(xiàn)在,徐健和姐姐徐晶晶經(jīng)過十余年的磨練,手藝日臻成熟。他倆的大型古建筑模型,已經(jīng)在國內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。
徐健的作品《角樓》與徐晶晶的作品《古建筑》
高粱秸稈扎刻目前僅有徐艷豐一家三人熟練掌握。
徐艷豐與兒子徐建、女兒徐晶晶
徐艷豐說,此前也有許多人慕名前來學習,但時間最長的也僅僅是4個月,大都耐不住寂寞而放棄。
徐艷豐說:“我做了兩次腎移植,可以說是黨和國家給了我新生命,我必須把永清秸稈扎刻這項文化遺產傳承下去。”
徐艷豐大師,生于1952年,今年已64歲。
從十幾歲開始制作秸稈扎刻,至今已有50余年了。
作品《飛云樓》
這位田野里走出來的藝術大師,從高粱稈里發(fā)現(xiàn)了藝術源頭,用鄉(xiāng)土藝術語言,創(chuàng)造出了巧奪天工的藝術品。
作品從剛開始的不被認可,到被當成國禮,并成功入選非物質文化遺產 。
在這條飽受爭議的藝術之路上,徐艷豐大師所受的艱辛和苦楚是人們難以理解和想象的。
看著老照片,徐艷豐追憶過去
因身體原因,徐艷豐已無法制作扎刻。
雖然他的子女傳承著這門技藝,但秸稈扎刻藝術的未來仍然充滿著未知。
“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傳承下去。”徐艷豐說。
如何突破家族式傳承的局限,真正使這秸稈扎刻這一民間藝術瑰寶代代相傳、薪火不斷,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。
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的財富。
留住文化遺產,就是留住鄉(xiāng)愁。
讓我們期待,鄉(xiāng)土藝術迎來春天的那一天。
上一篇:突然覺得祖國真不容易 看完哭了
下一篇:孔子經(jīng)典語錄大全,受益終生